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心血管大会暨2016长安国际心血管论坛 (CSC2016)已圆满落幕,以霍勇教授牵头的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H型高血压启动会在西安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省的主委和专家们纷纷就此专项以及相关研究做了介绍和讨论。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霍勇教授带来了《H型高血压精准医学和大数据研究》的精彩报告。在H型高血压相关研究中,尤其在同型半胱氨酸这样一个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挫折。早先,国际社会上所做的许多研究均显示,补充叶酸控制HCY并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霍勇教授首次指出,这些研究均是在叶酸水平普遍较高,HCY水平较低的人群中进行的,而且很多患者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所以这类研究可能很难得到明显的获益。但从长远角度来讲,它对于中国人群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群普遍HCY水平较高,叶酸水平较低,而且高血压人群中75%的患者均伴有HCY水平升高(H型高血压)。面对我国的这一系列现状,霍勇教授及其团队历经6年的研究,终于在ACC会议(美国心脏大会)上发布了CSPPT(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依叶组(依那普利叶酸)较单纯依那普利组能够有效降低首发脑卒中21%!这是中国科研团队独立设计、由中国临床专家在中国人群中完成的世界高水平研究。该研究被JAMA的主编赞誉为“精准设计、完胜其余”。首先此研究是在低叶酸高HCY的中国人群中开展的,其次巧妙的以首发脑卒中作为主要临床终点,明确了补充叶酸是中国高血压人群脑卒中防控最为简单有效的策略。
从霍勇教授的报告中,我们了解到,对于H型高血压的人群来说,依叶组较依那普利组能够有效降低首发脑卒中21%, 而MTHFR(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TT基因型的患者可以降低28%,对于低叶酸人群甚至可以降低39%。然而H型高血压的剩余风险依然较高,此类患者脑卒中高发的深层机制尚未阐明,如何识别H型高血压群体中的高危个体,进行早期精准预防,有待进一步研究。
霍勇教授系统的阐述了H型高血压十二五期间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十三五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以医院为基地的十万H型高血压队列和以社区为基地的百万高血压队列建设方案,CSPPT-2研究也将逐步开展。
随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就子课题“H型高血压PCI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防控”做了介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现任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号召参与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H型高血压比较效果研究(CER)项目的医院和全国各级医院积极参与进来,为中国人自己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H型高血压比较效果研究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王伟博士和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邢厚恂教授,分别就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研究做了汇报,目前国家“十二五”项目运行良好,遍布31个省市,总共603家医院,入组患者病例75万,这样一个国家惠民项目也将持续开展继续入组,预计在2018年能够达到百万级的研究队列,更长时间更多人群的研究将会是依叶在H型高血压控制,以及脑卒中预防中最为真实有效的研究数据。
陕西渭南市中心医院李军农主任也带来了渭南地区H型高血压十二五重大专项研究经验和方法的分享。介绍了如何向更多患者和医生宣传项目,如何形成系统化的研究体系,为现场的诸多专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袁祖贻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渭南地区控制H型高血压预防脑卒中项目的成果,对渭南市能够以H型高血压精准预防脑卒中为抓手建立真实世界的研究队列表示赞赏,是我们陕西省的典范。他呼吁有条件的医院早日加入到H型高血压精准防控脑卒中项目之中,让这一能惠及75%高血压患者的项目覆盖更广。
我们相信随着“十二五”项目的继续深化推广,以及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专项的研究应用,能够大幅度降低我国脑卒中的发生,彻底的扭转我国脑卒中高发和高增长的态势。我们也相信,陕西地区将会有更多的医院加入到“十三五”H型高血压研究项目中来,届时一定会为陕西的脑卒中防控事业做出更显著的贡献。